曾祥敏 周笑盈:从"拿来"到"原创" 促进文化类节目创新升级

发布时间:2018-03-30浏览次数:836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文化类节目创新元年,2018年第一季度,《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历史文物成为“网红”,正在播出的《经典咏流传》《信中国》成为新的综艺“爆款”。

综艺、剧集、纪录片……文化类节目在工业制作层面不断升级,文化表达上不断创新,在着力开掘中华文化深厚资源的同时,为新时代的电视作品注入厚重绵长的文化属性。今日中国的文化气象在节目中找到了窗口,新时代观众的情感诉求和文化期许与节目创新同频共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摒弃过度娱乐

综观文化类节目,受众市场更加细分,节目类型呈现多元是主流发展趋势。

近年备受关注的文化类节目,有语言竞技类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类的《见字如面》《朗读者》《信中国》,综艺类的《喝彩中华》《传承者》,纪录片式体验类的《百心百匠》《非凡匠心》,演讲类的《我是演说家》等。2018年各大卫视跨年演唱会中,浙江卫视与喜马拉雅FM共同打造“思想跨年”,深圳卫视也携手得到APP打造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文化类节目热潮袭来,首先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中国足彩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定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出台一系列扶持引导的调控新政。坚定文化自信,植根民族文化,推进节目自主创新,摒弃过度娱乐的消费倾向,成为媒体人的文化自觉。

文化类节目的出现,符合当下的社会期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经历物质和精神的一系列快消品之后,人们开始寻求慢生活与慢欣赏的新方式。随着综艺节目收视群体的扩大,用户收视思维的成熟,追求真实与慢审美的需求凸显。此前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普遍强调反差、紧张、刺激,素人加冕、明星反神化,以选秀、真人体验的“快节奏”“强冲突”为主要特色。近年文化类节目开始主打“慢节奏”风格,突出清新画风。东方式的从容与舒缓从一个方面顺应了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从“快节奏”生活行为向“慢欣赏”情绪体验的转换,文化类节目从“诗”和“社会学”的更高层面启发观众,将收获感、惊喜感、认同感这些相对“慢”与“静”的情绪感受,用娓娓道来的宁静方式,带给观众平和温情的情绪体验。

从冲突到平静、从煽情到温情,中国电视节目的转型,反映的是以中华优秀文化为题材的资源开掘,呈现了节目制作研发经历“拿来主义”之后的自立原创。

根植民族文化,塑造节目“精气神”

如何找准并塑造节目的“精气神”,是今后文化类节目内容创新创优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文化类节目之“精”,直指人文精神与文化情怀。节目创新以文化为基不是简单地翻故纸堆,挖陈年往事,而是于几千年文化积淀中,看到人性光辉,看到中华民族秉性,看到人文精神的当代性,这是引发通感的基础。

文化类节目应汇聚创新之“气”。近几年这类节目的功能,由单一知识传授,到教育服务、寓教于乐,进而演进到以人为核心的精神传承。节目模式也经历从“拿来主义”到“借鉴引进”,再到“独家原创”的进阶,力争摆脱同质化与照搬模仿国外节目的影子,才会有立足本土文化的节目模式开发与创新。只有以平民化视角挖掘历史故事与人物性格,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引发共鸣。

文化类节目应展现创新之“神”。文化自信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表达,在当今文化多元化交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需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拓展其世界影响力,引领国际话语权。节目创新让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协调,跨越时空,与当代审美价值结合起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

有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加持,文化的魅力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短小精悍的分集微纪录形式,摒弃“长篇大论”的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国家宝藏》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吸引观众参与投票,征集原创内容,完成二次传播。网络知识型脱口秀节目依靠传播主体的个人话题性,注重内容为王,完成资源垂直分类,打造互联网知识型社群。在对外传播中,文化类节目的输出也逐渐开始由“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向“借助国际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再向“打造自身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特色”转换,找寻共同价值的同时,展现自身文化的独特。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节目创新的根本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