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乘虎跟学校的结缘要从1996年说起,那一年,他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电视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在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工作,从影视编导到部门主任,一干就是十年。2004年,他又考回中传,专业从新闻学跨到了艺术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导师是胡智锋老师。从那时起,他一直生活、工作在学校。从1996算起到今年,整整二十年,始终未曾疏远校园。人生最好的年华都与这片白杨结伴而行,是一种幸福,杨乘虎如此感慨道。
“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
在央视工作的十年时间,杨乘虎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电视在节目创新上面临的种种问题、迫切的愿望以及不佳的创新效果。所以,回校读博时,他选择了节目创新作为研究的起点,也是基于他在实践中面临的创作的困惑和问题。杨乘虎认为,对于节目创新的研究,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视野:从节目创新,到传媒的战略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再到传媒艺术创新、传媒文化创新。他以“创新”为逻辑贯穿线,在三个领域内形成了自己“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传媒创新、艺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依托这一框架,五年来,他在传媒艺术理论研究、电视节目创新战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等方面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的重大课题,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方面,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五年来,他全方位参与国家公共文化重大决策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与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政策的适时推出,提供了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业发展的学术成果与智力支撑。从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跨越行业与部门的大文化发展格局赋予了传媒学者杨乘虎新的研究视野,也强化了学者的国家责任与文化担当。
另一方面,他还注重传媒艺术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实践的互动。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权威核心期刊发表了四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研究》、《中国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创新研究》等多部著作,撰写了百万余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担任北京广电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对于传媒行业与机构的创新发展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提速,以传媒为载体的艺术形态日益多元。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艺术现象与样态,雷速体育:的传统优势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面临着新语境、新挑战。拓展、提升、深化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内涵,需要交叉的、综合的、全视野的学科新视角。从2011年起,借助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与学科大调整的时机,以雷速体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开始了新学科的建设工作。杨乘虎承担完成了“传媒艺术学”这一自主增列二级学科论证与申报工作。从2013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先后招收培养硕士40名,博士10名;2015年开始,与纽约文理学院合作培养Communication Arts国际硕士,为丰富拓展我学艺术学科内涵,打造新增优势特色学科,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2016年,他执笔制定了传媒艺术学的“十三五”规划,陆续开始编辑出版传媒艺术学系列教材与学术成果;细化专业,增设课程,夯实学科内涵;追踪前沿,举办“传媒艺术前沿讲座”、“传媒艺术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启动了“传媒艺术学”学术工坊,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他说,传媒艺术学的发展目标就是出人才、出成果、出影响,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一流学科,为学校学科评估的“保一”工程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三个维度”、“两个原则”的治学之道
谈到治学之道,他总结为“三个维度”、“两个原则”。在导师胡智锋老师指导下,通过多年的合作,杨乘虎始终坚持“三个维度”的研究方法。第一,理论与现实的高度对接,不做空理论,不做虚理论,做务实的理论。第二,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对接,传媒艺术和传媒文化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取得的成就,都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决定和产生的。所有取得的成就和面对的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是历史发展结果性的呈现。因此在关照现实的同时一定要进行历史的研究,尽量使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战略性的思考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客观、更全面。第三,全球和本土的高度对接。传媒艺术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鲜明的“跨界”特点,具体表现为跨地域、跨行业、跨形态。在全球传媒互动如此频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如此频繁的今天,传媒研究必须要在全球与本土结合的视野和方法下,更加充分的、全面的、深度地推进研究。”
杨乘虎认为,能将三个维度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是实践导向和问题意识,这是他做研究始终秉持的两个重要的指导原则,也是他回校任教后对自身的基本定位,做一些理论和实践相对接的,能够破解在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杨乘虎说,“三个维度”、“两个原则”,是这些年来推动他自身学术发展和科研工作很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自己受益于此。
二十载感恩母校
对于此次“白杨学者”的聘任,杨乘虎颇为感动。他说:“我回学校全职工作,不过五年的时间,学校能将这样的殊荣与机会给予我这样的新人,体现了学校的胸怀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激励,更好地促进我去做好科学研究,潜心治学,以更加丰富优质的成果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他认为,“高校管理的日益科学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生命力不断展现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来,学校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与探索,成效正在日益显露。以“学”为核心,将引领学校不断提升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率。”
20年前,杨乘虎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那时的1号楼后面是一排年轻的白杨,风雨操场上是一排参天的白杨。20年间,他在前辈学者的指导下得以学习和成长。自从“白杨学者”评选结果发布后,他得到了身边很多领导与师长的鼓励和期待,深感肩上的责任。他坦言:“这些都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其实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距离真正的“白杨学者”还有一段距离。人到中年,我愿意清零,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开始。理论创新,重在务实,对于未来,我会更加精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开掘,将个人的“学与问”、“教与研”转化成对国家和社会真正有实践指导意义与决策参考能力的成果。感恩母校!”